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乘船经过丹阳时,想起老朋友范尧夫,感慨万千写下的作品。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看:
1. 旅途见闻(前四句):
- 早上船刚经过曲阿城(丹阳古称),这是进入江东地区的第二站
- 作者觉得到处递名片求见的行为很俗气
- 在外漂泊十年,看透了人情冷暖
2. 怀念故友(中间四句):
- 感叹现在像郭元振(唐代名臣)这样的人才太少了
- 老朋友里谁能比得上石曼卿(范尧夫的别称)这样的知己
- 这里用两位历史名人作对比,突出对老友的思念
3. 归家安排(最后两句):
- 提前写信告诉家人自己回来的具体日期
- 特意嘱咐不用让孩子们跑大老远来迎接
- 这个细节既温馨又透露出近乡情怯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旅途见闻带出人生感悟,自然流畅
- 通过历史人物对比,把对老友的思念写得深沉动人
- 最后归家的细节描写特别生活化,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
- 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没有刻意雕琢却余味悠长
诗人把旅途中的孤独、对老友的怀念、即将归家的期待,这些复杂情绪都融在一首小诗里,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