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杂感诗

伯阳道德释迦心,夫子文章尽可寻。
饱食暖衣都不顾,可怜容易过光阴。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人活着不能光追求物质享受,还得有点精神追求。

前两句"伯阳道德释迦心,夫子文章尽可寻"说的是三种精神财富:老子(伯阳)的道家智慧、佛祖的慈悲心肠、孔子(夫子)的经典文章。这些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后两句画风一转,说现在的人"饱食暖衣都不顾"——吃饱穿暖了就啥都不管了,整天混日子。最后一句"可怜容易过光阴"带着惋惜,说这样虚度光阴实在太可惜了。

整首诗就像一位老者在叹气:现代人物质丰富了,却把老祖宗的精神财富都丢了,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这样的人生多没意思啊!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把古代圣贤的精神境界和现代人的浮躁生活放在一起,提醒我们要在物质生活之外,也要追求点精神层面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劝我们:别光顾着吃喝玩乐,多读读书、修修心,人生才更有意义。这种劝诫放在今天依然特别有现实意义。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