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宏伟的官署建筑(紫薇东阁),并借此表达对朝廷的忠诚和期待。
开头用"仙楼十二"形容建筑高大华丽,像传说中的仙宫一样。"大瀛东"指东海,暗示这建筑原本在遥远的地方,如今却奇迹般出现在这里,显得气势非凡。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这座官署:
1. 它紧邻中央政务机构(分省),地位重要
2. 庭院里种着和皇宫一样名贵的花木(禁闱指皇宫)
3. 官员们在明亮的高处安静处理公文
4. 夜晚星光闪烁,仿佛被掌握在手中,暗喻权力在握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知道主人(左辖方公)一心向着京城,迫切想为朝廷效力,相信皇帝早晚会给予重用(凌烟阁是唐朝表彰功臣的地方,这里借指受赏)。
全诗通过赞美官署建筑的雄伟,实际是歌颂主人的政治抱负和忠诚。用"仙楼""星宿"等意象增添神秘色彩,既展现了建筑的壮丽,又暗含对仕途的期许,体现了古代官员既务实又富有诗意的精神世界。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