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日同江声东壁瓯亭游紫阳庵

趁闲同过羽人居,怪石玲珑玉不如。
江影一窗开洞壑,松声满耳接空虚。
钟鸣尘界知春换,棋罢仙家忘岁除。
我已行年何子季,比来百念转萧疏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题为《岁除日同江声东壁瓯亭游紫阳庵》,反映的是一个冬末春初的早晨,作者与友人一起游览寺庙紫阳庵的情景。让我们逐句分析一下:

1. 趁闲同过羽人居,怪石玲珑玉不如。
- 「趁闲」是指利用闲暇时光,「羽人居」指的是道士居住的地方,这里是紫阳庵的别称。
- 「怪石玲珑」指的是寺庙周围的奇石,这些石头形态各异,非常吸引人。
- 「玉不如」比喻这些奇石比美玉还要珍贵,突出了它们的美丽与价值。

2. 江影一窗开洞壑,松声满耳接空虚。
- 「江影一窗开洞壑」意思是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江面的倒影,仿佛打开了一个洞壑,给人一种景色深远的感觉。
- 「松声满耳接空虚」则是形容寺庙周围的松树很多,风吹过松枝发出的声音如同在耳边响起,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3. 钟鸣尘界知春换,棋罢仙家忘岁除。
- 「钟鸣尘界知春换」钟声响起,提醒人们尘世即将迎来春天。
- 「棋罢仙家忘岁除」在寺庙中下棋,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自在的环境。

4. 我已行年何子季,比来百念转萧疏。
- 「我已行年」意思是自己已经年岁渐长,「何子季」询问友人的年纪。
- 「百念转萧疏」表达了作者随着年岁的增长,心灵变得愈发淡泊,不再思虑太多。

整首诗通过描绘寺庙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对时光流逝、内心世界的感悟。诗中的景物描绘细腻,情感表达自然,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