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一位叫徐文年的隐士朋友回老家严陵的故事,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厚的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夸赞朋友:你品行高洁名声好,去年应召去京城做官("公车"指朝廷征召)。在翰林院("玉堂")大家一直期待你能像欧阳修那样有学问,你的珍贵著作("金匮"指国家藏书处)也像司马迁的史书一样有价值——这里用两位大文豪作比,突出朋友的才华。
后四句写归隐生活:你突然穿着官服回乡,连山野的鸟儿都被惊到了(幽默地表现隐士与官场的反差)。但你还是保留了那根钓鱼的竹竿(象征初心不改)。趁着春天江涛正好,扬帆回去吧!期待你重回桐君山(严陵附近名山)过隐居生活。
全诗妙在三个对比:把朋友比作历史名人显其才华,用"华服"与"野鸟"碰撞制造趣味,最后"官场"与"钓鱼竿"的对照突出隐士本色。就像现在说"你虽然当了领导,但心里还是那个爱钓鱼的闲云野鹤",既赞美成就,更珍视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