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己酉岁九月九日

晨风鴥北林,好音时一交。
听之忽不乐,庭柯已秋凋。
搔首望蓟邱,策马欲登高。
终风捲虫沙,万里曀璇霄。
沈叹自骚屑,斗酒蠲烦劳。
酒半生清悲,焚我肠胃焦。
遥遥知此心,独有五柳陶。
浮名弃之去,千载同今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诗人触景生情、借酒消愁的复杂心境。

开篇用晨风掠过树林的画面,带出秋天特有的寂寥感。诗人听到鸟鸣本该愉悦,却因看到庭院树木凋零而突然伤感,这种情绪转折很真实——就像我们平时听到欢快音乐却因心事反而更难过一样。

"蓟邱登高"的举动,暗示诗人想通过登高望远排解愁绪,但狂风卷着沙尘遮蔽了万里晴空,这个夸张的天气描写其实是诗人内心苦闷的投射——就像我们心情差时看什么都灰蒙蒙的。

中间"斗酒消愁"的片段特别生动:酒喝到一半反而更悲伤,像火烧肠胃。这种"借酒浇愁愁更愁"的体验很多人都有共鸣,诗人用身体感受(肠胃焦灼)来形容心理痛苦,非常形象。

最后诗人提到陶渊明(五柳先生),表达了对抛弃名利、回归田园的向往。把千年前的陶渊明和当下的自己联系起来,说明这种"在世俗中挣扎"的困境古今相通。

全诗妙在把抽象情绪具象化:用秋风、沙尘、火烧肠胃等可感知的意象,让读者真切体会到那种说不清的忧郁。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痛苦",但通过一系列画面和身体感受,让我们完全理解了他秋日清晨那份无法排遣的孤独与焦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