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太公真兼呈令嗣正孟编修

丹青人物想风流,令子声华在凤楼。
天际夔龙依膝下,日边纶綍到林丘。
采芝遗老尊商皓,衣紫山人羡邺侯。
最是临风看玉树,金泥科第上三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李太公)和他的优秀儿子(正孟编修)的荣耀景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家族荣耀和仕途成就的赞美。

首联"丹青人物想风流,令子声华在凤楼":画家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让人联想到他们的风采。您的儿子才华横溢,在朝廷(凤楼指皇宫)中享有盛名。

颔联"天际夔龙依膝下,日边纶綍到林丘":天上的祥龙(比喻朝廷重臣)都来向您致敬,皇帝的诏书(纶綍)也传到了您隐居的山林。说明虽然老人隐居,但仍受到朝廷重视。

颈联"采芝遗老尊商皓,衣紫山人羡邺侯":把老人比作秦末隐居的商山四皓(德高望重的隐士),又说他像唐朝名相李泌(邺侯),虽是隐士却穿着官服。这是对老人德才兼备的赞美。

尾联"最是临风看玉树,金泥科第上三头":最令人赞叹的是,看着您优秀的儿子(玉树比喻优秀子弟),他在科举考试(金泥科第)中名列前茅(三头指前三名)。

全诗通过:
1. 祥瑞意象(夔龙、凤楼)展现家族荣耀
2. 历史典故(商皓、邺侯)赞美老人德行
3. 科举成就彰显儿子才华
表达了古代文人最看重的:家族传承、仕途成功、道德修养三位一体的理想境界。诗中充满对这对父子的羡慕和敬仰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