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长江夜景的宁静画卷,语言清新自然,读来如身临其境。
开头两句"极目长江远,三沙一脉通"就像用广角镜头拍摄的远景:诗人站在高处远眺,长江在月光下延伸向远方,江中的三沥沙洲仿佛被江水串联起来。这里的"一脉通"用得巧妙,既写实又富有诗意。
中间四句是诗中最生动的部分。"鸟飞青镜外"写飞鸟掠过如镜的江面;"人泛碧湖中"写渔舟在月光下的江面荡漾。这两句形成上下对应的空间感。"帆影摇明月"是神来之笔,月光、帆影、江水三者交融;"波光接太空"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更广阔的天地,波光仿佛与星空相连。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写景转向抒情。"风涛扳不起"用拟人手法说风浪也无法撼动这美景,"来往是渔翁"点出真正的主角——那些在风浪中劳作的渔民。这种写法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暗含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全诗就像一部优美的风光纪录片:远景是月光下的长江,中景是飞鸟和渔舟,近景是摇曳的帆影和粼粼波光,最后镜头定格在辛勤的渔翁身上。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把夜景写得既空灵又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