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自遣

我生孤僻俗缘悭,竟日阑珊闭故关。
儿女债多遗业减,功名心淡此身閒。
炉中馀篆萦蝌蚪,槛外浮云幻髻鬟。
惟有诗篇足吟咏,渊明责子未曾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保持孤僻生活的文人自我排遣的心境。诗人通过几个具体细节,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家庭、功名和自然的特殊态度。

首句“我生孤僻俗缘悭”直接点出了诗人天生不喜世俗,与人交际较少的性格特点。接下来的“竟日阑珊闭故关”,意思是整日懒散,关闭了与外界交往的门扉,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纷扰的厌倦与逃避。

“儿女债多遗业减”说明诗人可能有家庭负担,但因不追求功名富贵,因此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接着的“功名心淡此身閒”,则进一步解释了为何诗人能活得悠然自得,因为他对功名中潜藏的名利看得不重,更愿意过一种闲适的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描述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尾联“惟有诗篇足吟咏,渊明责子未曾删”中的“诗篇”指的是诗人的创作,表达了诗人用诗歌来寄托情感和排遣愁绪的愿望。“渊明责子未曾删”引用了陶渊明《责子》中的典故,陶渊明对儿子们有所批评,但诗人表示自己会像陶渊明一样,用诗歌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即使有“责子”般的批评,也愿意分享给读者。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世俗的远离,对家庭的无奈,以及通过诗歌排遣心绪的态度。诗中既有对个人生活状态的真实描述,也有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展现了诗人的多重情感和内心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