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章枢密赋吴彩鸾玉篇

文箫蹑彩鸾,夜半恐不逮。
山深忽呼名,惊喜不得退。
仙谪无所逃,士贫何可耐。
乃以三生缘,遂为二姓配。
至人与凡夫,伉俪岂其辈。
鬵书以自给,细字如玉碎。
一一存楷法,明珠蔑瑕颣。
初如鹣比翼,久若鱼同阴。
终日了韵编,心画亡罣碍。
人间八百本,终古知敬爱。
玉篇尤可珍,何必赠杂佩。
倘邀千黄金,虽贫亦当贷。
摩挲惜见晚,老眼看茫昧。
墨妙饶精神,笔劲含姿态。
次第部居中,盘曲法库内。
九龄美风度,孟博信清裁。
书拙无合作,见此增愧慨。
尤物难久假,雪窗暂相对。
遗踪虽已邈,真迹俨然在。
辄效西子颦,小楷书牍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浪漫的仙凡爱情故事,同时赞美了书法艺术的魅力。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爱情故事部分
开头用神话般的笔调讲述文箫(凡人书生)追求彩鸾(下凡仙女)的故事:书生半夜追仙女到深山,仙女被他的真诚打动,虽然仙凡有别,但两人最终冲破阻碍结为夫妻。这里用"三生缘""二姓配"等说法,强调了缘分的奇妙。

2. 书法艺术部分
中间大段描写仙女的书法技艺:她靠卖字为生("鬵书自给"),写的小楷像碎玉般精致,每个字都像无瑕的珍珠。用"鹣比翼""鱼同阴"比喻字与字之间的和谐,说她的字迹既有精神气韵,又充满动态美感。诗人见到真迹后爱不释手,甚至说愿意花重金购买。

3. 人生感悟部分
结尾诗人自谦书法拙劣,看到仙女墨宝更觉惭愧。最后"尤物难久假"道出美好事物总是短暂的哲理,虽然仙女踪迹已渺,但她的真迹永存。诗人模仿仙女写小楷,其实是在表达对这种超凡艺术境界的向往。

全诗把爱情传说和书法艺术完美结合,通过"字如其人"的隐喻,既赞美了仙女的高洁品格,也展现了书法艺术的永恒魅力。语言上运用大量比喻(明珠、比目鱼等),让抽象的书法之美变得生动可感。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