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丹地转嶙峋,山寒未觉春。
枯藤悬古木,独鸟咤行人。
崖断才分径,云低欲拂巾。
渐看天路近,下界积微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山行》描绘了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下面我用现代语言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1. “丹地转嶙峋,山寒未觉春。”
这句诗说的是,山势险峻,道路曲折,这里的山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气温还是寒冷的,感觉不到春天的温暖。

2. “枯藤悬古木,独鸟咤行人。”
这里描绘了一幅画面:枯萎的藤蔓缠绕在古老的树木上,一只孤独的鸟儿在叫唤,提醒着行人的存在。这里的“独鸟咤行人”给人一种寂静中带着些许惊吓的感觉。

3. “崖断才分径,云低欲拂巾。”
这句诗描述的是山崖断裂,形成了小路。天上的云彩低垂,仿佛要拂过行人的衣巾。这里的“崖断才分径”说明行路之难,而“云低欲拂巾”则增添了诗中的神秘感。

4. “渐看天路近,下界积微尘。”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随着攀登的深入,天路(指高山之巅)似乎越来越近了。而下方(即人世间)的一切在山顶看来都变得微小如尘土。这里传达了作者对攀登高峰的渴望和对世间繁华的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登山过程中的景象和感受,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攀登挑战的勇气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诗中的画面感强,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