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

天险难非禹凿功,坤灵辟此一何雄。
翠锋傍矗双枨峻,白浪中穿一国通。
方马奔崩路南北,两鳌缠绕日西东。
神扃求壮三都势,迥压崤函百二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山峡的壮丽景色,歌颂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地理位置的险要。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首联说龙门天险的壮观并非大禹开凿的功劳,而是大地自然形成的雄伟奇观。这里用"坤灵"(大地)来强调自然之力,暗示比人工开凿更震撼。

颔联具体描写景色:两岸翠绿的山峰像门柱般高高矗立,中间白浪翻滚的河水贯通全国。通过"双枨"(门柱)的比喻,把峡谷比作天然大门,突出其门户地位。

颈联用动态描写增强气势:河水像万马奔腾般冲开南北道路,两岸山崖如巨鳌缠绕,仿佛能拖住太阳。这里用神话中的巨鳌和"日西东"的夸张,表现峡谷的恢弘气势。

尾联总结龙门的地理意义:这天然门户的雄伟气势,胜过著名的崤山函谷关百倍。通过对比历史名关,凸显龙门的战略地位。

全诗最大特点是善用比喻(门柱、奔马、巨鳌)和对比手法,把静态山水写得气势磅礴。诗人通过多角度描写——既有宏观的地理意义,又有细节的浪花山色,让读者感受到龙门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连接天下的要道。这种将自然景观与国家命脉相结合的写法,体现了古人"山水有灵"的独特审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