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石塘诗①

不见石塘子,于今十六年。
趋跄非往昔,谈笑尚依然。
有子光前烈,无营惬昼眠。
鹿门人已远,谁道德公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彭石塘时所作,通过回忆和对彭石塘及其家庭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老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句“不见石塘子,于今十六年”,诗人开篇就提到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彭石塘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六年。

接着,“趋跄非往昔,谈笑尚依然”,这里的“趋跄”是指人的步伐,描述了诗人和彭石塘以前见面时的景象,步伐急切,而如今彼此见面时,虽然时间已过,但两人之间的谈笑风声依然如故。这说明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有子光前烈,无营惬昼眠”,这两句是说彭石塘有了优秀的孩子,这光耀了他的家族,同时他白天能够安安静静地睡觉,没有过多的担忧和烦恼。这反映了彭石塘生活的稳定和惬意。

最后一句“鹿门人已远,谁道德公贤”,“鹿门”是古代隐居的地方,“鹿门人”借指隐居的人。这里诗人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彭石塘虽然还健在,但是生活中的归隐已经不复存在,他所拥有的品德和智慧已经难寻其比。“谁道德公贤”则是在感叹彭石塘在道德和智慧方面无人能及,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回忆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彭石塘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赞美了彭石塘的优秀品质和家庭生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