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雉歌为李宪长赋
吾闻粤雉献周王,光武得雄起南阳。
篯铿养性调羹浆,进尧飨雉寿无疆。
升鼎求朝来远方,时哉雌雉翔山梁。
楚人担雏对凤凰,曾随车下集萧郎。
鲁恭中牟孰短长,西河一见为永康。
熊宗储精山之阳,遍遗幕府互相望。
古来驯雉多吉祥,使君感召凌穹苍。
庭前忽堕五光色,乃知雄雉绮翼张。
锦襜绣裆日翱翔,悠悠容与向君旁。
十步五步狎相忘,一饮一啄循为常。
群僚豫悦列堂皇,酣歌祝寿酒千觞。
孔庭骈集鹭鸳行,安得窦师对雉图瑞藏。
使君秉节临大方,泠泠三尺寒秋霜。
法平解网如商汤,仁风摩荡满台纲。
和风溶溶百鸟扬,万物同春乐未央。
我觏之子衮衣裳,鸿飞信宿入岩廊。
吁乎,鸿飞信宿入岩廊。
篯铿养性调羹浆,进尧飨雉寿无疆。
升鼎求朝来远方,时哉雌雉翔山梁。
楚人担雏对凤凰,曾随车下集萧郎。
鲁恭中牟孰短长,西河一见为永康。
熊宗储精山之阳,遍遗幕府互相望。
古来驯雉多吉祥,使君感召凌穹苍。
庭前忽堕五光色,乃知雄雉绮翼张。
锦襜绣裆日翱翔,悠悠容与向君旁。
十步五步狎相忘,一饮一啄循为常。
群僚豫悦列堂皇,酣歌祝寿酒千觞。
孔庭骈集鹭鸳行,安得窦师对雉图瑞藏。
使君秉节临大方,泠泠三尺寒秋霜。
法平解网如商汤,仁风摩荡满台纲。
和风溶溶百鸟扬,万物同春乐未央。
我觏之子衮衣裳,鸿飞信宿入岩廊。
吁乎,鸿飞信宿入岩廊。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驯雉"(驯养的野鸡)为线索,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场景的穿插,赞颂了李宪长的仁德与政绩。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古来驯雉多吉祥")用七个历史典故说明驯雉象征吉祥。比如周王得粤地进贡的野鸡、光武帝在南阳获得预示帝位的雄雉等,暗示李宪长就像这些明君贤臣一样德配祥瑞。
第二部分("使君感召凌穹苍"到"一饮一啄循为常")描写现实场景:李宪长官署前突然飞来五彩斑斓的雄雉,这野鸡不仅不怕人,还每天在庭院里自在踱步,与人亲近共处。用野鸡被仁德感化的自然现象,暗喻李宪长的治理深得民心。
第三部分("群僚豫悦列堂皇"到最后)转为直接赞颂。同僚们设宴庆贺这个吉兆,诗人将李宪长比作商汤(传说商汤仁慈到连捕鸟网都只张三面),说他执法公正、仁政如春风化雨。最后以"鸿雁飞向朝廷"的意象,表达对李宪长升迁入朝的美好祝愿。
全诗巧妙地将历史传说与现实祥瑞结合,野鸡从怕人到亲人的转变,生动体现了"仁政感化万物"的主题。就像现代人看到野生动物主动亲近人类会觉得惊喜一样,古人认为这种反常现象是德政的证明。诗人通过这个有趣的自然现象,既赞美了李宪长的为政之功,又寄托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