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浪漫画面,通过小船、女子、梦境三个元素,传递出温柔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是实景描写:船夫摇着橹,小船缓缓驶出长满芦苇的河湾。船头隐约可见一位女子("翠鬟"指女子的发髻),暗示这是诗人牵挂的人。这里用"隐约"二字,既写出晨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又给画面增添朦胧美感。
后两句转入想象:诗人猜想心上人此刻应该还躺在绣着鸳鸯的枕头上,但她的梦魂早已飞越现实,先一步到达了虞山(可能是两人相约之地)。这种"人未至而梦先到"的写法,把思念之情写得既甜蜜又惆怅。
全诗妙在虚实结合:前两句是眼前实景,后两句是心中遐想;前两句是空间移动,后两句是时间交错。通过小船这个载体,把现实航行与心灵之旅巧妙串联,让普通的出行场景充满诗意。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含蓄的情感——不直接说"我想你",却说"你的梦比我先到",温柔又耐人寻味。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