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行

寇氛压境人烟绝,父老江干挥泪别。
古渡斜阳水断流,孤城冷月照残缺。
祥麟瑞凤尽敛踪,野兔狡狐争出穴。
曲谱胡腔上管弦,花开鬼面斯文没。
丘墟夜半马悲嘶,寥郭疏星笳惨切。
霜重板桥晓色迷,风寒衰草河冰结。
荒郊踽踽走黄沙,答答马蹄侵白骨。
红日旗翻满驿亭,河山回望肝胆裂。
去年大战西山头,烽火耀天泣壮烈。
血肉横飞埋者谁,乌鸢黄狗与鹳鹘。
忠魂烈魄无人招,往往天阴闻鬼噫。
何日潮门振鼓旗,横舟东海狂奴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孤城在战乱中的悲惨景象,充满家国情怀和悲壮色彩。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战争的血腥画面 开篇就用"寇氛压境""人烟绝"直接展现敌军压境的恐怖氛围。诗中大量使用触目惊心的意象:斜阳下的断流江水、月光照着的残破城墙、野兔狐狸在废墟出没,这些都在诉说战争对文明的摧毁。最震撼的是"马蹄侵白骨"的细节,让人直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2. 沦陷区的屈辱生活 诗中"曲谱胡腔""花开鬼面"等句子,暗示侵略者强制推行异族文化,百姓被迫接受外来统治。"红日旗翻满驿亭"用象征手法表现国土沦丧,而"肝胆裂"三字道出百姓目睹山河变色的撕心之痛。

3. 不屈的民族魂 后段转入对去年战役的回忆,"烽火耀天""血肉横飞"再现惨烈战场。虽然战士们的尸体只能任由乌鸦野狗啃食,但"天阴闻鬼噫"的描写暗示英魂不灭。结尾"横舟东海狂奴灭"的豪言,表达了收复河山的坚定信念。

全诗就像一部战争纪录片,既有宏观的城池沦陷场景,又有马蹄踏白骨这样的特写镜头。诗人用月光、斜阳、霜雪等自然景物烘托悲凉氛围,最后用鬼哭和战鼓的声响留下余韵,让读者在压抑中仍能感受到希望的火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