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苏宇霖阁部 其二

亲承锁钥镇雄关,拟复中原济险艰。
兴晋预陈淝水阵,覆吴思保会稽山。
何期狼跋难回顾,遂至龙髯不可攀。
入赣出闽今已矣,旌旗凄断故乡还。

现代解析

这首《挽苏宇霖阁部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背景和情感色彩的挽诗。接下来,我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首联“亲承锁钥镇雄关,拟复中原济险艰。”
这一联描述了苏宇霖阁部肩负重任,亲自镇守重要的关隘,并计划恢复中原,面对困难和危险毫不退缩。这里的“锁钥”象征关键、重要,“镇雄关”表现出他的责任和勇气。

2. 颔联“兴晋预陈淝水阵,覆吴思保会稽山。”
此联反映了苏宇霖阁部的战略思考和军事行动。他预想在淝水布阵来振兴晋国(这里可能是比喻恢复中原的事业),并考虑在会稽山防御吴国(可能指保护自己的领土或人民)。

3. 颈联“何期狼跋难回顾,遂至龙髯不可攀。”
这里使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是,谁料到苏宇霖阁部的处境如此艰难,以至于他难以回头,就像狼在行走中不能回顾;而“龙髯”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或地位,现在也变得遥不可及。这是对苏宇霖阁部困境的真实写照,充满了无奈和遗憾。

4. 尾联“入赣出闽今已矣,旌旗凄断故乡还。”
这里提到苏宇霖阁部从江西(赣)到福建(闽)的征战经历,如今都已经过去了。他带着悲伤和失落回到故乡,旌旗(代表军队)也显得凄凉而断裂。这表达了诗人对苏宇霖阁部回归故乡的同情和对过去辉煌战绩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苏宇霖阁部的经历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崇敬、遗憾和同情。诗中的语言富有象征和比喻,情感深沉而凝重,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