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日诗
始临东岳观,俄升若木枝。
萍实讵俦彩,合扇且惭规。
北林耿初曜,圆窗鉴早曦。
照庭馀雪尽,映檐溜滴垂。
徘徊匝花树,煜爚满春池。
柳阴裁靡靡,帘影复离离。
曾泉岂亭舍,桑榆忽在斯。
回戈安得中,长绳不可羁。
冲情爱景落,清宴惜光驰。
温晖徒已荷,深心窃自知⑴。
萍实讵俦彩,合扇且惭规。
北林耿初曜,圆窗鉴早曦。
照庭馀雪尽,映檐溜滴垂。
徘徊匝花树,煜爚满春池。
柳阴裁靡靡,帘影复离离。
曾泉岂亭舍,桑榆忽在斯。
回戈安得中,长绳不可羁。
冲情爱景落,清宴惜光驰。
温晖徒已荷,深心窃自知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阳从升起到落下的全过程,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变化,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开篇写太阳初升的景象:先照到东岳山巅,又爬上神话中的若木树梢。用"萍实"(水草果实)和"合扇"(折扇)作对比,说它们都比不上太阳的光彩和圆满形状。接着通过北面树林、圆窗、庭院积雪、屋檐冰溜等细节,展现阳光逐渐铺满大地的过程。
中间部分转入正午时分的灿烂景象:阳光在花树间流转,把春池照得波光粼粼,柳荫摇曳,帘影斑驳。突然笔锋一转,用"曾泉"(传说中日落处的泉水)和"桑榆"(日落时树影)暗示黄昏将至,带出时光飞逝的感叹。
结尾抒发人生感慨:既想用"回戈"(神话中挽留太阳的兵器)和"长绳"拴住太阳,又明白这是徒劳。诗人矛盾地表达了对落日美景的喜爱,又惋惜美好时光的消逝。最后两句尤为动人——虽然享受着阳光温暖,但内心深知,这份温暖终将随着日落而消失,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清醒认知。
全诗就像一部延时摄影,用细腻的镜头语言记录太阳运行的轨迹,每个画面都饱含情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留不住却依然珍惜"的人生态度,就像我们看着晚霞时既惊叹又怅然的心情。诗人把这种每个人都体验过却难以言说的感受,用精准的意象表达了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