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袁了凡

自从晓事来,知子海内杰。
敢以文字知,屈在弟子列。
茅茹本同根,泰拔自连结。
皇皇惟我祖,开天秉全哲。
圣道渐休明,中天行日月。
会使邹鲁传,大转唐虞辙。
精卫海可填,愚公山可缺。
如何悠且久,万物不成设。
知子抱兹独,我亦不自洁。
默默中情孚,且喜未孤孑。
绾符虽近县,何由策蹇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袁了凡的赠诗,表达了对袁了凡才华的欣赏、两人志同道合的友情,以及共同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1. 赞美朋友的才华
开头直接夸赞袁了凡是天下少有的杰出人物(“海内杰”),甚至谦虚地说自己虽然懂点文字,但甘愿做他的学生(“屈在弟子列”)。这说明作者非常认可袁了凡的学识和人品。

2. 志同道合的友情
诗中用“茅茹同根”“泰拔连结”比喻两人的关系像同根生的草木一样紧密,志趣相投。作者提到自己的祖先(“皇皇惟我祖”)开创了光明的事业,暗示自己和袁了凡也继承了这种精神,共同追求圣贤之道(“邹鲁传”指儒家思想,“唐虞辙”指尧舜时代的太平盛世)。

3. 坚持理想的决心
作者用“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典故,表示即使理想像填平大海、搬走高山一样艰难,他们也不会放弃。他感慨现实世界不够完美(“万物不成设”),但欣慰的是袁了凡和自己一样坚守信念(“抱兹独”),并不孤独(“未孤孑”)。

4. 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提到袁了凡在地方做官(“绾符虽近县”),但作者觉得自己能力有限(“蹇劣”),无法为他提供更多帮助,流露出些许遗憾。

总结
这首诗的核心是赞美朋友的才华,歌颂真挚的友情,并表达对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虽然现实有困难,但两人互相支持,精神上并不孤独。语言朴实但情感深厚,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