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行
晚来怕热喜听雨,卧看商羊独足舞。
五更惊觉忽砰訇,摇动空城作雷鼓。
檐前急溜非一派,并作飞涛涌堂庑。
须臾暴涨床欲浮,电火烧窗时一吐。
沈沙尽作十里坑,斫树齐张万人弩。
排墙堕瓦声拉杂,助以风威猛于虎。
老翁折臂妇裹头,露立号咷到童𥪡。
城门两日不敢开,浊浪如河势难拒。
五行厥占属灾异,疾痛况欲加摩抚。
老夫昨日得家书,见说吴田槁禾黍。
北方苦潦南苦旱,天大要是生民主。
可能造化一转移,坐使两邦歌乐土。
五更惊觉忽砰訇,摇动空城作雷鼓。
檐前急溜非一派,并作飞涛涌堂庑。
须臾暴涨床欲浮,电火烧窗时一吐。
沈沙尽作十里坑,斫树齐张万人弩。
排墙堕瓦声拉杂,助以风威猛于虎。
老翁折臂妇裹头,露立号咷到童𥪡。
城门两日不敢开,浊浪如河势难拒。
五行厥占属灾异,疾痛况欲加摩抚。
老夫昨日得家书,见说吴田槁禾黍。
北方苦潦南苦旱,天大要是生民主。
可能造化一转移,坐使两邦歌乐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一场特大暴雨带来的灾难场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开篇写诗人因怕热而喜欢听雨,却没想到这场雨如此猛烈。半夜被雷声惊醒,整个城市都在震动。屋檐下的雨水不是一股股流下,而是像海浪一样冲进屋里。很快积水暴涨,床都快浮起来了,闪电不时照亮窗户。
接着描写暴雨的破坏力:雨水冲刷出十里长的深坑,大风把树木吹得像万箭齐发。墙壁倒塌瓦片坠落的声音夹杂在狂风中,比老虎还凶猛。老人摔断了手臂,妇女裹着头巾,孩子们站在雨里哭嚎。城门两天不敢开,浑浊的浪涛像河流一样难以阻挡。
最后诗人联想到更大的社会问题:昨天收到家书说南方大旱,庄稼都枯死了。北方闹水灾,南方闹旱灾,老天爷本该爱护百姓啊。诗人多么希望上天能把南北的灾情调换一下,让两地都能变成安居乐业的乐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如"商羊独足舞"、"飞涛涌堂庑")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暴雨的恐怖
2. 通过具体细节(折臂老翁、裹头妇女)展现灾难中普通人的苦难
3. 结尾跳出眼前景象,上升到对天下苍生的关怀,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4. 语言直白有力,不用华丽辞藻,却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