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归

鸳鸯异野鹜,凤凰非山鸡。
物生各有偶,非偶不并栖。
昔为丛台人,今为圉者妻。
亦知久当弃,无乃太不齐。
同时歌舞人,何异玉与泥。
失身已至斯,违天将安归。
挽首只自羞,有声不敢啼。
何缘梦到君王侧,彻夜不眠闻马嘶。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落差巨大的爱情悲剧,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女子从云端跌入泥潭的辛酸。

前四句用动物比喻:鸳鸯不会和野鸭配对,凤凰不会和山鸡在一起,万物都有匹配的对象。这其实在反衬女主角婚姻的错配——她本是邯郸丛台(贵族娱乐场所)的才女,现在却嫁给了养马的低贱马夫。

"亦知久当弃"到"何异玉与泥"这几句特别扎心。她知道迟早会被抛弃,因为两人差距就像美玉和烂泥。曾经一起跳舞的姐妹,现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里用"玉与泥"的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阶级差异的残酷。

最后六句是心理描写:她认命了,低头忍受羞辱,连哭都不敢出声。最虐心的是结尾——梦里回到君王身边,整夜听着马嘶声失眠。这里的"马嘶"有双关意味,既是现实中马夫丈夫的工作环境,又暗示她梦里还在思念过去宫廷生活。

全诗像一部微型电影:开篇用自然现象暗示不般配的婚姻,中间展现巨大身份落差,结尾用梦境与现实交织,留下无尽唏嘘。诗人没有直接批判社会,但通过这个女子的遭遇,让我们看到古代阶级制度对普通人的伤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