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道中

时序飒已变,征蓬何处休。
远天吴岳影,斜日渭川流。
云栈馀高鸟,磻溪有钓钩。
龙钟三十九,白尽老夫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中年旅人在陕西宝鸡道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和人生漂泊的苍凉。

开头"时序飒已变"用秋风骤起暗示岁月变迁,就像突然发现日历又翻过一季。"征蓬何处休"把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道出常年漂泊的疲惫,不知何处是归宿。

中间四句如展开一幅山水画卷:远处吴山(陕西陇县的山)的轮廓融入天际,夕阳把渭河水染成金色。高空栈道旁有飞鸟掠过,磻溪(姜太公钓鱼处)的钓钩还悬在水面——这些景物既有眼前的旅途实景,又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最触动人心:三十九岁本应年富力强,诗人却自称"龙钟"(老态),看着白发丛生的脑袋,那种未老先衰的落寞扑面而来。这种年龄与状态的强烈反差,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奔波生涯对人的消磨。

全诗妙在将地理空间(从吴岳到磻溪)与生命时间(从青春到白发)交织,用开阔的山水反衬个人的渺小,用永恒的自然对照人生的短暂。今天读来,依然能让都市中为生活奔波的人们产生共鸣——那些在高铁窗边望见远山时突然袭来的,关于年华与归宿的怅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