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知心朋友深夜畅谈、把酒言欢的场景,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豪迈的气概。
前四句写的是朋友相聚的欢乐:两人一见如故,喝酒聊天到深夜,蜡烛都快烧完了还舍不得分开。他们谈笑风生,完全忘记了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彼此掏心掏肺,真诚相待。这里用"西窗剪烛"这个典故(古人晚上剪掉烧焦的烛芯来延长照明时间),生动表现了两人促膝长谈的亲密。
后四句转向更深层的感慨:诗人看到自己白发渐生("白雪数茎"),感叹年华老去;而朋友待他情义深重("黄金一诺"指重承诺),让他觉得难以回报。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处世宣言:大丈夫就该这样光明磊落,而我最敬重这位朋友待人宽厚的品格。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肝胆相照的友情:没有客套,不分彼此,既有把酒言欢的痛快,又有相知相惜的温暖。诗人通过"忘宾主""出肺肝"这些细节,把知己之间毫无保留的信任感写得特别真实。最后用"磊落""礼数宽"点明了自己和朋友的共同价值观,让这份情谊显得更加珍贵。
吴景奎
(1292—1355)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