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同钱待之孝廉王敦初上舍法源寺看牡丹次二君即事有作用昌黎山石韵

海棠开过花事微,春光婪尾如电飞。
天公意恐春寂寞,故遣洛阳花态肥。
昨日犹看苞未坼,入门差觉游人稀。
老僧走告忽惊喜,今朝吐色堪疗饥。
咄咄真有逼人意,霞光锦烂排窗扉。
便有无穷蜂与蝶,齐声喧出香霏霏。
深色一丛栽得地,属僧裁幔张重围。
臭兰连璧偕胜友,午风暄软吹春衣。
慈恩深红虽可爱,大畚舁之太不鞿。
惟当日日过竹院,春光莫放匆匆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春天尾声时去法源寺观赏牡丹的情景,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感。

开头用海棠花凋谢暗示春天将尽,"春光婪尾如电飞"形象比喻春天像闪电般快速流逝。接着诗人用拟人手法,说老天爷怕春天太寂寞,特意让牡丹盛开增添热闹。

诗中生动记录了赏花过程:前一天花还没开,游客稀少;第二天老和尚惊喜告知牡丹突然绽放。诗人用"霞光锦烂排窗扉"形容花朵绚烂如彩霞,"蜂与蝶齐声喧出香霏霏"通过蜂蝶的热闹侧面表现花香浓郁。

后半部分写赏花细节:特意为名贵牡丹搭帐篷保护,和朋友在春风中惬意赏花。诗人对比了不同牡丹的观赏方式,认为移植到花盆的牡丹虽然好看但失去自然韵味,不如每天来寺院赏花更自在。

全诗语言通俗却意境优美,通过牡丹的盛开与凋零,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也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最后"春光莫放匆匆归"的呼吁,传递出珍惜美好时光的人生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