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庵图
上清真人方壶徒,寄我颐庵之画图。
淋漓犹带元气湿,笔力直与造化俱。
苍松入云几千尺,石壁倚涧青模糊。
其中茅庵绝低小,绿萝阴阴兔丝袅。
琴瑟在几书连床,终日怡然却纷扰。
青山万古不改色,下有雷鸣合羲画。
逢人须是慎枢机,养生岂在充肴核。
妻孥幸尔免饥寒,儿孙尚愿保清白。
闲来石上横鸣琴,时有玄鹤相和吟。
天风不断飘灵籁,山高高兮水自深。
流云满地直堪把,瑶台玉树秋潇洒。
紫髯九尺古仙人,独跨白骡如白马。
红蕉之衣轻盈盈,欣然邀我吹玉笙。
丹霞明灭降仙侣,阴壑惨淡愁山精。
耸身凌空不可执,七十二峰烟雾湿。
飙轮直度阆风遥,落叶翻飞溪雨急。
自从作官三十年,素餐无补心茫然。
乐天老去思香社,摩诘平生爱辋川。
几回欲筑洪崖圃,今日图中忽惊睹。
恍然境遇神明交,一如梦里游天姥。
可怜多病鬓星星,犹向天池接凤翎。
衰颜渐觉同蒲柳,徒对秋风想茯苓。
淋漓犹带元气湿,笔力直与造化俱。
苍松入云几千尺,石壁倚涧青模糊。
其中茅庵绝低小,绿萝阴阴兔丝袅。
琴瑟在几书连床,终日怡然却纷扰。
青山万古不改色,下有雷鸣合羲画。
逢人须是慎枢机,养生岂在充肴核。
妻孥幸尔免饥寒,儿孙尚愿保清白。
闲来石上横鸣琴,时有玄鹤相和吟。
天风不断飘灵籁,山高高兮水自深。
流云满地直堪把,瑶台玉树秋潇洒。
紫髯九尺古仙人,独跨白骡如白马。
红蕉之衣轻盈盈,欣然邀我吹玉笙。
丹霞明灭降仙侣,阴壑惨淡愁山精。
耸身凌空不可执,七十二峰烟雾湿。
飙轮直度阆风遥,落叶翻飞溪雨急。
自从作官三十年,素餐无补心茫然。
乐天老去思香社,摩诘平生爱辋川。
几回欲筑洪崖圃,今日图中忽惊睹。
恍然境遇神明交,一如梦里游天姥。
可怜多病鬓星星,犹向天池接凤翎。
衰颜渐觉同蒲柳,徒对秋风想茯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名叫《颐庵图》。通过这幅画,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界的深深感悟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中首先提到画作的作者是一位名叫方壶的上清真人,这位仙人是道家传说中的人物,他在画中赠送了一幅描绘颐庵的画图。画面中的风景充满了生机,山峰高耸入云,松树苍翠挺拔,岩石在涧边隐约可见。
在画中,有一间简陋的茅庵,里面摆放着琴瑟和书籍,显得十分宁静。诗人借这些细节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远离尘嚣、保持内心平静的愿望。
接着,诗中描述了青山万古不变的颜色,下方则是雷鸣,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恒定。诗人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养生之道不在于追求物质上的丰富,而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健康。
画中的茅庵主人生活贫苦,但无饥寒之忧,他的家人也免于贫困,儿子孙子愿意保持清白的品格。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
诗中还提到,主人在石上弹琴,时有玄鹤相伴,仿佛进入了仙境。天风轻拂,山高水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最后,诗中描述了一位身穿红蕉衣的仙人九尺高,骑着白马,邀请诗人一起吹笙。这表明画中蕴含着超自然的力量和神秘的境界。诗人在梦中遨游,享受着仙境的美妙。
整首诗通过对《颐庵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的愿望。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传达的宁静与超然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