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人生中不同思想流派的矛盾,以及如何在纷扰中保持自我。
开头两句说儒家和墨家两种思想互相矛盾,争论不休,但谁对谁错其实很难说清。这里用"异论相矛盾"形象地表现了思想碰撞的状态。
接下来提到孔子虽然伟大,但也免不了被人批评(叔孙毁)。这说明即使是最受尊敬的人,也难以让所有人都满意。
面对这种情况,诗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不如痛快喝酒,忘掉世俗的烦恼。"忘形相汝尔"描绘了醉酒后不拘礼节、真实自在的状态。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理想:像古代隐士一样,在白云深处采灵芝,学习园公和绮里季(两位著名隐士)的生活方式。这表达了对远离世俗纷争、回归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当面对无法调和的观念冲突时,与其纠结对错,不如保持豁达,追求内心的自由。诗人用饮酒和隐居的意象,传递了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