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病中杂诗 其三

车吹喧都会,幽居此静便。
支床无丑石,绕砌得名泉。
地冷荒秋梦,林空净夜禅'。
短檠常照我,萧飒竟中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济南养病时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城市喧嚣与个人宁静的反差。

前两句"车吹喧都会,幽居此静便"直接点明主题:外面是车马喧闹的大都市,而自己却在这幽静处养病。这里的"静便"可以理解为安静舒适的环境。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居住环境:床边的石头虽不起眼却很实用,庭院里环绕着有名的泉水。天气转凉让秋梦都显得荒凉,树林空寂让夜晚的禅修更显清净。这些描写既展现了简朴的生活环境,又透露出作者在病中依然保持的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短檠常照我,萧飒竟中年"最打动人心:矮小的灯台(短檠)陪伴着病中的作者,在灯光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到中年,不免感到萧瑟凄凉。这里的"萧飒"既指秋风的声音,也暗喻人到中年的苍凉心境。

全诗通过城市与居所、热闹与安静、外在环境与内心感受的多重对比,展现了一个中年文人在病中对生活的体悟。没有刻意渲染悲情,却在平淡的日常描写中,自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