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慢

万叶战,秋声露结,雁度沙碛。
细草和烟尚绿,遥山向晚更碧。
见隐隐、云边新月白。
映落照、帘幕千家,听数声、何处倚楼笛?
装点尽秋色。
脉脉。
旅情暗自消释。
念珠玉、临水犹悲感,何况天涯客?
忆少年歌酒,当时踪迹。
岁华易老,衣带宽、懊恼心肠终窄。
飞散后、风流人阻。
蓝桥约、怅恨路隔。
马蹄过、犹嘶旧巷陌。
叹往事、一一堪伤,旷望极。
凝思又把阑干拍。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深秋时节触景生情,回忆往事的伤感画面。

上片用浓墨重彩描绘秋景:树叶沙沙作响,秋霜凝结,大雁飞过沙地。细草带着雾气依然翠绿,远山在暮色中更显青碧。新月隐隐出现在云边,夕阳映照着千家万户的帘幕。不知何处传来笛声,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浓郁的秋日氛围。这里用"装点"二字很妙,仿佛秋天是被人精心布置出来的舞台。

中片写游子心情。他默默看着这一切,旅途的愁绪渐渐消散。想到古人临水感叹时光易逝,自己这个天涯游子更觉伤感。回忆起年轻时饮酒高歌的快乐时光,感叹岁月流逝之快。身体消瘦了,可烦恼却越来越多,心胸反而变窄了。这里"衣带宽"用得很形象,既说人瘦了,也暗示愁绪缠身。

下片转入更深沉的感慨。曾经的朋友都已离散,约好重逢的蓝桥如今也路途阻隔。骑马经过旧日巷陌,马儿都认得路而嘶鸣,更添物是人非之感。最后他极目远望,越想越伤心,只能拍打栏杆发泄情绪。"拍阑干"这个动作特别生动,把那种无处排遣的愁闷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词就像一部秋日怀旧的电影,先铺陈萧瑟的秋景,再慢慢展现人物内心的孤寂与追忆。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人人都经历过"的感伤:看到熟悉景物时的恍惚,回忆青春时的怅惘,感叹朋友离散的无奈。虽然写的是古人情怀,但那种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对过往的眷恋,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