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廉雷三郡旅中寄怀道香楼内子 其三

知尔绣桂香,别来双带长。三秋多怨曲,七夕定新妆。

珠掠盘明月,花梳间海棠。针楼如有梦,西去即高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丈夫在旅途中写给妻子的家书,用温柔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夫妻间的思念。全诗通过五个生活化的画面,把分隔两地的深情写得生动可感。

首联"知尔绣桂香,别来双带长"像是丈夫的温柔絮语:我知道你在家绣着桂花(桂谐音"贵",暗含祝福),自从分别后,你的衣带越来越松(用衣带渐宽写妻子因思念消瘦)。一个"知"字透露出夫妻间的默契。

中间两联用四季风物写相思: "三秋多怨曲"写秋天听到的乐曲都带着愁绪,"七夕定新妆"想象妻子在七夕节(古代情人节)一定会精心打扮。这里用节日习俗暗示妻子也在思念自己。 "珠掠盘明月"描写妻子对镜梳妆,发间的珠饰像明月般闪耀,"花梳间海棠"写她鬓边插着海棠花梳。这两句看似写妻子美貌,实则表达丈夫对家中日常的怀念。

尾联"针楼如有梦,西去即高梁"最动人:如果你在闺阁(针楼指女子绣房)梦到我,只要往西走就能到高粱河(指丈夫所在之地)。这里把梦境和现实的地理距离巧妙连接,仿佛思念可以穿越时空相见。

全诗妙在: 1. 通篇不提"想念",却通过桂花、衣带、梳妆等生活细节流露深情 2. 用七夕、对镜梳妆等女性生活场景,展现丈夫对妻子日常的熟悉 3. 结尾的梦境描写突破物理距离,把思念化作可抵达的路径 4. "明月""海棠"等意象清新自然,就像随手拈来的家常话

这种把浓烈感情藏在生活琐碎里的写法,比直白说"我想你"更显情深。就像现代人不会总说"我爱你",但记得对方咖啡要加几块糖一样动人。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