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拜鄂王祠,追和王韵(壬午)
刘岳张韩,问谁个、英风不歇。
收拾去、忠魂秋草,于今为烈。
骨肉回头惊露电,娇娃弹指沈星月。
葬空山、长听浙江潮,悲心切。
翻旧案,花如雪。
忆旧梦,烟如灭。
借莫须有事,轻分圆缺。
送罢残红多少恨,归来望帝犹啼血。
再修成、青史灭疆边,文还阙。
收拾去、忠魂秋草,于今为烈。
骨肉回头惊露电,娇娃弹指沈星月。
葬空山、长听浙江潮,悲心切。
翻旧案,花如雪。
忆旧梦,烟如灭。
借莫须有事,轻分圆缺。
送罢残红多少恨,归来望帝犹啼血。
再修成、青史灭疆边,文还阙。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拜谒岳飞祠时,借古讽今的感慨之作。全词用对比手法,通过历史英雄与当下现实的强烈反差,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敬仰和对现实黑暗的愤懑。
上阕先列举岳飞(鄂王)及其战友刘锜、岳云(张宪、韩世忠等)的英名,反问"谁的英雄气概不曾熄灭",用"忠魂秋草"的意象展现英雄虽死犹生的气节。接着笔锋突转,用"骨肉惊露电""娇娃沉星月"的惨烈画面,暗讽当权者残害忠良的暴行,最后以钱塘江潮声喻示英雄的悲愤永不停息。
下阕转入更深层的思考。"翻旧案"四句用"花雪""烟灭"的易逝意象,暗指历史真相被篡改。最尖锐的是"莫须有"三字——这是当年秦桧诬陷岳飞的罪名,作者借此直接抨击当权者罗织罪名、颠倒黑白的行径。结尾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即便时过境迁,这份沉冤依然令人痛心疾首,而史书对边疆功绩的记载也被人为抹去。
全词最震撼的是将英雄的浩然正气("英风不歇""浙江潮")与奸佞的卑劣手段("莫须有""灭疆边")并置,形成光明与黑暗的强烈碰撞。作者表面写南宋旧事,实则借古讽今,那些"翻案""灭史"的描写,明显指向当时政治黑暗的现实。词中汹涌的情感如钱塘江潮般层层推进,最终在"望帝啼血"的典故中达到悲愤的顶点,让读者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正义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