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春日感兴 其五 (己亥(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

论交何止一元龙,赵盾能令日爱冬。
季札出游风落落,文通赋别恨重重。
青衫有泪穷罗隐,黄绢多才老蔡邕。
八百水程浑不见,乌头马角倘能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感怀身世、慨叹命运之作,用现代语言解析如下:

核心情感: 诗人通过一系列历史人物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知交零落的孤独,以及对渺茫未来的无奈期待。

逐句解析: 1. "论交何止一元龙" 用东汉隐士袁龙(字元龙)的典故,暗示自己交友广泛却难遇知己,像袁龙这样的高士如今稀少。

2. "赵盾能令日爱冬" 借春秋赵盾"夏日可畏"的典故反用,说连严厉的赵盾都变得温和(冬日可爱),暗指世道冷漠,连严厉的批评者都少了。

3. "季札出游风落落" 用吴国公子季札周游列国的典故,写自己漂泊在外却无人理解,像风中落叶般孤独。

4. "文通赋别恨重重" 指南朝江淹(字文通)写《别赋》的典故,表达与友人离别的沉重愁绪。

5. "青衫有泪穷罗隐" 借唐代寒士罗隐的遭遇自比,说像罗隐一样衣衫破旧、穷困潦倒却仍心怀悲愤。

6. "黄绢多才老蔡邕" 用蔡邕题"黄绢幼妇"碑的典故,暗指自己虽有才华(黄绢暗喻绝妙好辞),却像蔡邕一样老去未遇明主。

7. 末两句 用"乌头白,马生角"的典故(比喻不可能之事),说哪怕相隔再远(八百水程),只要坚持等待,或许还有重逢希望,透露出苦涩中的微弱期待。

现代启示: 这首诗像一封穿越时空的"怀才不遇者日记",用历史人物的镜子照见自己的困境。它告诉我们:孤独与挫折感是古今相通的,但人在逆境中仍会抓住一丝希望。诗中密集的用典不是炫技,而是古人表达"同病相怜"的特殊方式——借历史人物之酒,浇自己胸中块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