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独自面对江海时,对远方老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人生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作者独自在江海边感受春天,春风让他想起了老朋友张太微。这里"悠悠"二字既形容江海的广阔,也暗示思念的绵长。
中间四句是作者的心理活动:他渴望和老朋友一起游览五岳名山,重温当年在三秦地区(今陕西一带)的游历。但现实是,他像"愚公移山"那样的志向被云雾遮蔽(难以实现),杰出的文章才华也随着隐居生活被埋没。这里用"空烟雾"和"付隐沦"两个意象,生动表现了理想落空的无奈。
最后两句写得很有想象力:作者想托付飞云给朋友送去珍贵礼物,但又担心这把"龙剑"(比喻珍贵礼物或自己的才华)会在渡口化作平凡之物。这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暗含对自己处境的忧虑。
全诗通过春天、江海、云雾等自然景物,把思念朋友和感慨人生的情绪融合在一起,语言优美而情感真挚。特别是最后关于"龙剑"的担忧,既浪漫又深沉,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复杂的心绪。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