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雨夜思念远方朋友的孤独场景,情感细腻,画面感很强。
前两句"萧萧檐角雨,冉冉雨中舟"用雨声和雨中缓缓移动的小舟,营造出阴郁潮湿的氛围。"萧萧"是雨声,"冉冉"形容船行缓慢,这两个叠词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雨声、看到模糊的船影。
中间四句直抒胸臆:"年老难於别"说年纪大了更怕分离;"春寒重却愁"写春寒加重了愁绪;"风窗乱书叶"是风吹乱书页;"尘壁暗灯篝"写昏暗灯光照着落灰的墙壁。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主人公孤独烦乱的心境。
最后两句最动人:"夜半无来雁"指没有带来朋友消息的信使;"披衣对小楼"刻画了一个深夜难眠、披衣独坐的形象。这个开放式结尾让读者能继续想象主人公长夜无眠的思念。
全诗妙在用具体景物(雨、舟、书页、灯影)表达抽象情感(孤独、思念),就像用电影镜头慢慢推进,最后定格在主人公孤独的背影上。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全世界都睡了,只有我和我的思念醒着"的寂寥感,很容易让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产生共鸣。
叶茵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