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季泉太史奉母太夫人南归诗以赠之

棣花楼阁五云城,王母亲将下玉京。
恩露远分瀛海阔,文星先注越山明。
河经宿雨仙舟驶,帘捲春风舞袖轻,蓟门南望不胜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感人的送别场景,主题是送别一位名叫孙季泉的太史(古代史官)陪伴母亲南归故乡。全诗通过华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母子情深与离别的不舍。

首联"棣花楼阁五云城,王母亲将下玉京"用神话比喻开篇:将太史母亲比作西王母(神话中的仙女首领),从仙境般的京城(玉京)启程。这里用"棣花楼阁"形容京城的华丽建筑,暗示母子原本生活在尊贵优渥的环境中。

颔联"恩露远分瀛海阔,文星先注越山明"继续用比喻:皇恩如雨露般广布(瀛海象征广阔疆域),而孙季泉的文采才华(文星)将照亮南方故乡(越山指江浙地区)。这两句既赞美了朝廷恩泽,又暗含对孙季泉才学的肯定。

颈联"河经宿雨仙舟驶,帘捲春风舞袖轻"转入具体送别场景:雨后河水上涨便于行舟(仙舟美称官船),春风中帘幕轻卷、舞袖飘扬,描绘出春日送别的轻盈画面。这里用"仙舟"呼应前文的仙境比喻,使离别也带着诗意美感。

尾联"蓟门南望不胜情"直抒胸臆:站在北京城门(蓟门)遥望南去的母子,无限深情难以自抑。这个开放式结尾让读者自然代入诗人视角,感受那份凝望背影的惆怅。

全诗艺术特色鲜明:通过神话比喻(王母、玉京)、自然意象(恩露、文星)和精巧对仗(河/帘、雨/风等),将寻常送别写得超凡脱俗。既符合赠诗对象的官员身份,又饱含对孝子奉母的赞赏,最后落脚于人之常情,雅致而不失真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