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堪杂诗 其六

幽人早起时,初日未挂树。
微闻草木香,群动浣清露。
我思陶隐居,曲閤入烟雾。
北窗卧羲皇,未必得此趣。
持帚扫白云,不令白云住。
生恐尘世人,认得云深处。

现代解析

没问题,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

首先,从标题我们可以得知这首诗属于《澹堪杂诗》系列中的第六首。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画面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先两句“幽人早起时,初日未挂树”,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晨的画面,诗人在黎明时分就醒来了,那时太阳还未升上树梢。这里“幽人”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他沉浸在清晨的宁静之中。

接下来,“微闻草木香,群动浣清露”,诗人通过嗅觉和视觉感受自然之美。他微微闻到了草木的清香,看到各种生物在清洗身上的露水。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清晨的自然景色和生机。

然后诗人思绪飘远,“我思陶隐居,曲閤入烟雾”。这里的“陶隐居”可能指的是陶渊明,一个古代的诗人,他的诗以描写田园生活为主。诗人想象自己进入陶渊明诗中的隐居生活,那曲折的小路消失在烟雾之中。

再接下来的句子,“北窗卧羲皇,未必得此趣”,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向往那种隐居生活,但可能无法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接下来的两句,“持帚扫白云,不令白云住”,诗意转变,诗人似乎回到了现实,他拿起扫帚扫白云,但并不希望白云停留。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的烦恼,不希望尘世之事打扰自己的心境。

最后两句,“生恐尘世人,认得云深处”,再次强调了诗人不想被尘世打扰的情感。他担心尘世中的人找到自己隐居的地方,这里“云深处”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或隐居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他沉浸在清晨的宁静之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同时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打扰的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