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入秦川的壮丽画卷,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开篇两句就像用无人机航拍——山路蜿蜒看不到尽头,苍翠的群山连绵到天边。这里用"无极""不穷"这种大白话,把秦川山脉的辽阔感直接怼到你眼前。
中间四句是四个电影镜头特写:
1. 山石小路像被故意折断的树枝,在悬崖边突然消失(用"疑断"制造悬疑感)
2. 山涧倒映着天空,水流清澈得仿佛不存在("映似空"这比喻绝了)
3. 野花从绿雾中探出头来(把晨雾比作绿色薄纱)
4. 岩壁上的黄莺在紫色山风中开演唱会("紫岩风"这配色绝了)
最后两句突然打破画面,诗人直接对春天喊话:别急着谢幕啊!等我叫老朋友们一起来看!这种孩子气的挽留,让整首诗从风景画变成了友情的邀请函。
全诗妙在把大山大水拍成了动态纪录片,每个镜头都带着呼吸感。最打动人的是最后突然流露的真性情——再美的风景,有人分享才完整。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