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动人画面,通过几个生动的场景传递出离别的愁绪。
开篇用"紫陌金堤"这样华美的道路和堤岸,衬托出游人们衣着光鲜的盛况。但紧接着"动离歌"三字就点破了这热闹表象下的离愁——到处都是送别的歌声。
三四句笔锋一转,用荒凉的景物暗示离别的伤感:古老的戍楼被野草掩埋,夕阳下飘落的花瓣随波远去。这些衰败的意象与开篇的繁华形成强烈对比。
五六句通过对比写出不同人的反应:少年在台上无忧无虑地吹奏《白雪》这样的欢快乐曲,而楼中的思妇却愁眉不展。"青蛾"指女子美丽的眉毛,"敛"字生动表现出她因思念而蹙眉的神态。
最后两句直接点题:人们折下柳枝(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的习俗)送给远行的旅人,因为前方路途艰险,要经历"雨雪多"的困苦。这里的"关山雨雪"既是实指旅途艰难,也暗喻人生路上的种种磨难。
全诗最妙处在于用明丽的春景反衬离愁,通过"绮罗"与"荒草"、"少年"与"思妇"的对比,让欢愉与哀伤相互映衬,把送别时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既含蓄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