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绕碧树

桑绿黄鹂翳,春簧叶底,好音时度。户闭烟塘,对清阴送日,离群难赋。

锦笺纵有,暗飘尽、年华风雨。都拚与、镜里流尘自转,欢期何许。

草色危亭又暮。尽闲愁、未关游误。想人世、更谁非寓客,谁是吾土。

便把去来细念,算只有、情如故。看看又惹相思,到门鸥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离别与重逢的思考。

诗的开头,“桑绿黄鹂翳,春簧叶底,好音时度。”意思是春天的桑树绿意盎然,黄鹂鸟在树叶间发出悦耳的叫声。这里通过黄鹂的鸣叫声渲染出春天的美好氛围,也点出了季节的主题。

“户闭烟塘,对清阴送日,离群难赋。”描述了诗人在闭门闭户中,面对着宁静的池塘和树木,送走了夕阳。这里的“离群难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淡淡的哀愁,以及难以用文字表达的离别之感。

“锦笺纵有,暗飘尽、年华风雨。”说明即使有华美的纸张,也难以留住流逝的岁月和风雨的摧残。这里通过纸张的华美反衬时间的无情和变化。

“都拚与、镜里流尘自转,欢期何许。”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镜中的灰尘自转,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但未来何时才能重逢欢聚,又显得不明确。

“草色危亭又暮。尽闲愁、未关游误。”诗人感叹亭子草色在傍晚时分显得苍凉,闲愁无法改变过去的遗憾。这里的“闲愁”和“游误”分别是闲散的忧愁和不经意间的错误。

“想人世、更谁非寓客,谁是吾土。”诗人思考着人世间,谁不是漂泊的客人,谁又真正是自己的故乡。这反映了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

“便把去来细念,算只有、情如故。”诗人细思过往的来来往往,最终发现唯有情感如初。

“看看又惹相思,到门鸥鹭。”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因新的相思之情再次触动,以至于门前来回飞舞的鸥鹭都感受到了这份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以及对情感不变的珍惜。

陈洵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 。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