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珠湖草堂用自题射鸭图旧韵二首 其二 (甲戌)

鸥鹭狎湖水,不向江外飞。
泛泛蘋藻间,烟波常相依。
群从掉湖月,夜披白苧衣。
念我宦游人,故里偶一归。
在外十九年,情伪尚多违。
相念且相勉,行年应知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回到故乡时的复杂心情,用湖边的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感慨。

前四句用鸥鹭(水鸟)的生活习性作比喻:这些水鸟只喜欢在湖水里嬉戏,从不飞到外面的江河去。它们在浮萍水藻间悠闲游动,整日与烟波水汽为伴。这里暗喻自己就像这些水鸟一样,本该安守故土。

中间六句转入现实:看着家乡的兄弟姐妹们(群从)在湖上泛舟赏月,穿着素雅的夏衣(白苧衣),不禁想到自己这个在外做官的人,十九年来难得回一次家。在外漂泊这么久,人情世故还是常常让自己感到不适应(情伪尚多违)。

最后两句是自我劝慰:既然回来了,就和亲友们互相思念、互相勉励吧。到了这个年纪(行年),也该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了(知非)。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 1. 用鸥鹭恋湖比喻人该安守故土 2. 对比家乡亲人闲适与自己漂泊的辛酸 3. 最终获得感悟,要学会珍惜

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就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以及终于明白"简单生活最可贵"的人生智慧。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