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六日到家惊闻儿建京师讣信伤惨而作七首 其五

儿初宰束鹿,律已慎以清。
天子实嘉乃,纶褒为我荣⑴。
安溪贤相公,谓汝性朴诚。
不让古循吏,行当大家声⑵。
生邀君相知,既没保令名。
恩深一未报,改秩俄殒生⑶。
头衔亦何用,聊可书铭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父亲在得知儿子去世的噩耗后,悲痛中写下的作品。全诗通过回忆儿子的为官品德和生前荣誉,表达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同时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中父亲回忆儿子初入仕途时("儿初宰束鹿"),为官清廉自律,这种品格甚至得到了天子的嘉奖("天子实嘉乃")。当时的贤相也称赞儿子性格朴实真诚,认为他能成为像古代清官一样的好官,为家族争光("不让古循吏,行当大家声")。

但命运无常,儿子在仕途升迁之际突然离世("改秩俄殒生")。父亲悲痛之余也产生了深刻思考:那些官职头衔又有什么用呢?最终不过是在葬礼的铭旌上多写几个字罢了("头衔亦何用,聊可书铭旌")。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展现了父亲对优秀儿子的骄傲,又流露出深深的丧子之痛,最后升华到对功名利禄的看破。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一位父亲在巨大悲痛中的复杂心境。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