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俏皮又略带遗憾的男女互动场景,充满生活情趣和画面感。
上半部分("乐陵台"到"数枝斜"): 1. 开头回忆两人曾在乐陵台下赏芍药花(红药),互相开玩笑的甜蜜往事。 2. 但如今石栏边的花都被青苔掩盖了,暗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3. "辜负"二字道出遗憾:当初只顾着嬉闹,连东园斜伸的杏花都没好好欣赏。
下半部分("紫龙髯"到结尾): 1. 用"紫龙髯"形容拂尘的华丽(像龙须),"秃袖红"写女子红衣短袖的打扮,颜色对比鲜明。 2. 最有趣的是女子用拂尘打情郎的场面——说情郎头上其实没苍蝇("赭头蝇"),打他就像在吴宫白屏风上点墨作画,把打闹比作风雅之事。 3. 这种比喻既化解了尴尬,又透着亲昵,把情侣间"打是亲骂是爱"的微妙情态写得活灵活现。
全词妙在: - 用"红药""杏花""紫龙髯"等浓烈色彩构建鲜活画面 - 通过"打檀郎"的生活细节展现爱情趣味 - 将俗常打闹比作"吴宫白螺屏"的艺术行为,俗中见雅 - 在甜蜜回忆中暗藏"辜负"的淡淡怅惘,余味悠长
就像用手机拍下情侣嬉闹的短视频:镜头里有红衣女子笑着用拂尘轻打男友,背景是开败的花栏,配上"当初光顾着闹,都没好好看花"的怀旧字幕,既生动又引人共鸣。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