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 其二十六 故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徐文贞公阶
华亭湖泖英,秀发自眉宇。
弱冠取高第,俊声菁华圃。
珥笔侍丹螭,横经进白虎。
师道万古隆,焉惜君相忤。
折腰非所论,察眉良独苦。
秉铎两巨藩,赐环历华膴。
佐铨复掌礼,以至入政府。
开济触巨僚,勤诚结英主。
彼僚以败归,公始大摅吐。
万里却苞苴,黄金尽为土。
载观轮台诏,宇内皆鼓舞。
始收遇巷功,不虞若濡雨。
弱冠取高第,俊声菁华圃。
珥笔侍丹螭,横经进白虎。
师道万古隆,焉惜君相忤。
折腰非所论,察眉良独苦。
秉铎两巨藩,赐环历华膴。
佐铨复掌礼,以至入政府。
开济触巨僚,勤诚结英主。
彼僚以败归,公始大摅吐。
万里却苞苴,黄金尽为土。
载观轮台诏,宇内皆鼓舞。
始收遇巷功,不虞若濡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歌颂明代名臣徐阶(谥号文贞)的功绩。我们可以用大白话来理解:
1. 人物形象:开头用"华亭湖泖英"形容徐阶像江南水乡孕育的英才,说他年轻时(弱冠)就考中进士(高第),才华横溢。
2. 仕途经历:说他做过文书工作(珥笔)、给皇帝讲课(横经),即使冒犯皇帝(君相忤)也要坚持师道尊严。外放过地方官(秉铎两巨藩),又调回京城升迁(赐环),最后进入内阁(入政府)。
3. 政治斗争:描写他与权臣严嵩的斗争(开济触巨僚),靠勤政忠诚赢得皇帝信任(勤诚结英主)。等严嵩倒台(彼僚败归)后,他才得以施展抱负(大摅吐)。
4. 清廉品格:用"万里却苞苴"说他拒收千里外送来的贿赂,把黄金视如粪土,突出他的清廉。
5. 政策影响:用历史典故"轮台诏"比喻他的政策让全国欢欣鼓舞,就像干旱逢甘霖(若濡雨)。
全诗通过徐阶的成长经历、为官品格和政治作为,塑造了一个从寒门学子到治国能臣的完整形象,特别突出了他正直敢言、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品质。最后两句用"遇巷功"(小巷百姓都受益)和"若濡雨"的比喻,生动表现了其政策深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