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行四首 其四 离京后记

簪门蒲艾值端阳,众袂联翩入帝乡。
盛宴频添鸡尾酒,美谭纵说马头娘。
奇才济济遗皋泽,竖子煌煌据庙堂。
抚掌筝弦声悦耳,谁闻巴蜀哭三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离开京城后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繁华背后的社会现实。

前四句写京城端午节的盛况:家家户户门上插着艾草蒲叶,人们穿着华丽衣服涌入京城。宴会上鸡尾酒不断添加,大家高谈阔论着"马头娘"(可能指时髦话题或权贵人物)。这些描写用热闹的节日氛围和奢靡的生活场景,暗讽了权贵阶层的享乐主义。

后四句笔锋一转,揭示社会问题:真正有才能的人被遗弃在荒野沼泽,而无能之辈却占据着朝廷高位。最后用强烈的对比作结:当权者听着悦耳的琴声享乐时,谁又能听到巴蜀地区百姓失去亲人的痛哭?"三殇"指未成年而死的孩子,暗示民间疾苦。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的强烈反差,用京城宴乐与民间疾苦的对比,尖锐批判了社会不公。语言上"竖子煌煌"(小人得志)、"抚掌筝弦"(鼓掌听琴)等用词生动形象,既有画面感又充满讽刺意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