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络纬皇祖时命奉宸苑使取络纬种育于暖室盖如温花之能开腊底也每设宴则置绣笼中唧唧之声不绝遂以为例云

群知络纬到秋吟,耳畔何来唧唧音。
却共温花荣此日,将嗤冷菊背而今。
夏虫乍可同冰语,朝槿原堪入朔寻。
生物机缄缘格物,一斑犹见圣人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皇帝让人在温室里养纺织娘(络纬),让它们在冬天也能鸣叫助兴的趣事。诗人通过这个小细节,展现了古代帝王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生活的雅趣。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写纺织娘:人们都知道纺织娘是秋虫("群知络纬到秋吟"),但宴会上却听到它们冬天在叫("耳畔何来唧唧音")。这些虫子居然和温室花卉一样反季节活跃("却共温花荣此日"),反而显得菊花不懂变通("将嗤冷菊背而今")。

后四句升华主题:就像夏虫也可以见识冰雪("夏虫乍可同冰语"),木槿花也能在北方存活("朝槿原堪入朔寻"),万物都有其生存规律。皇帝通过这种小实验("生物机缄缘格物"),展现了他探究自然规律的智慧("一斑犹见圣人心")。

全诗妙在把科学实验写得充满诗意。通过纺织娘冬鸣这个新鲜事,既展示了皇家的生活情趣,又暗含"格物致知"的哲理。诗人用"夏虫语冰""木槿耐寒"这些典故,把深奥的道理讲得生动有趣,让读者在品读小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探索自然的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