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德高望重的彭藓青先生。全诗通过对比古今人物,既赞美逝者的品德成就,又暗含时代遗憾。
首联"白眉贤子,善读父书"用"白眉"(指德高长者)和"贤子"的典故,说彭先生像古代孝子一样传承家学。接着用唐代崔琳一家三兄弟都当大官的典故("三戟并"),说彭先生完全配得上这样的家族荣耀。
颔联"黄发耆儒,早称人瑞"直接赞美:彭先生是白发长寿的学者("黄发耆儒"),早就被公认是人间祥瑞。这里用"人瑞"这个词特别有分量,就像说他是人间活宝贝。
颈联突然转折,用陆游(放翁)的遗憾作比:"剩放翁平生憾事,考终未见九州同"。意思是彭先生和陆游一样,临终都没能看到国家统一("九州同")。这里用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典故,把个人哀思上升到家国情怀。
全诗妙在: 1. 用"三戟并""九州同"等典故时很自然,不显掉书袋 2. 从家风传承说到家国大义,情感层层递进 3. 表面写个人悼念,实际藏着对时局的感慨 4. "无惭""未见"这些词用得含蓄又有力,哀而不伤
这种挽诗好就好在:既真诚纪念逝者,又巧妙寄托了活着的人对时代的思考,比单纯哭哭啼啼的悼念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