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立冬之后的第二个晚上,突然发生了大雷雨的情景。通过这番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变化和季节交替的深刻感受。
1. 夏令冬行虐,阴阳变惨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已经到了冬天,但气候却像夏天一样炎热,使得大自然的阴阳变化显得特别剧烈。这里的“夏令冬行”指的是季节不正常,冬天却出现了夏天的气候,导致阴阳变化异常。
2. 虫经坏户后,雷似发声初:大雷雨发生了,诗人在描述雷声时说,仿佛是刚发出的声音,暗示雷声特别响亮,给人一种新生的感觉,就像是雷声第一次响起。
3. 窗裂新糊纸,檐鸣暴涨渠:诗人通过描述雷雨对房屋和屋檐的影响,形象地表现出这场雷雨的威力。窗户因为受潮而裂开了新糊的纸,屋檐上滴着雨水,流入了暴涨的水渠里。
4. 一灯愁不寐,细检五行书:最后一句话表达了诗人在雷雨之夜的内心感受。一盏孤灯下,诗人因忧虑而难以入睡,仔细查阅五行书,试图从书中寻求对这场异常雷雨的解释或指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雷雨之夜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惊人力量和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对季节交替的感慨。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