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怀 其二

黄鹂占高枝,蝴蝶恋芳草。达人能岸春,儿女被春恼。

和风吹衣裳,白日照怀抱。天地为我园,众目一何小。

东皇行仲月,南极现朱鸟。虞帝被袗衣,周王在灵沼。

于飞既览德,于牣亦知道。感此弥恨长,冉冉以空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不同生命对春光的感受,同时借景抒发了诗人超脱世俗的人生感悟。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黄鹂抢占高枝鸣叫,蝴蝶依恋芬芳花草,这是普通生物对春天的本能反应;而通透之人(达人)能超然看待春光,不像寻常男女那样为春色所困。这里"岸春"的"岸"字用得巧妙,把春天比作河岸,达人能站在岸边冷静观察,而不沉溺其中。

中间六句展现诗人的广阔胸怀:和煦春风吹动衣衫,温暖阳光洒满怀抱,此时感觉天地就像自己的花园,而世人斤斤计较的目光显得多么狭隘。"众目一何小"这个比喻很生动,把世俗眼光比作井底之蛙的视线。

后六句借用典故深化主题:提到春神东皇、南极星、舜帝穿麻衣、周王游灵沼等历史传说,说明真正有德行的人(如虞舜、周文王)都懂得顺应自然。最后两句是诗眼:诗人感慨自己明白这些道理却仍难免遗憾,因为时光仍在悄然流逝。这种"明知却无奈"的矛盾心理非常真实,容易引起现代人共鸣。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感,以及面对美好春光时既享受又超脱的智慧态度。诗人把春天的生机与人生的感悟完美融合,用通俗的意象表达深刻的哲理,比如把天地比作私人花园这个想象,既宏大又亲切,让人感受到豁达的人生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