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董宗辅

东江去悠悠,送子孤行舟。
舟行复几时,江乡生远愁。
海水无定影,萍踪忽飘浮。
虽非千里别,出门成久游。
采采芙蓉花,欲寄无轻邮。
念昔携手好,中情郁绸缪。
商歌寄逸响,素琴鸣芳洲。
如何旷高躅,杳若隔山丘。
驰情托缄素,日暮风飕飕。
无由慰离索,一雁横高秋(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一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朋友时的离愁别绪,情感真挚动人。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送别的场景与牵挂 开头用"东江悠悠"的流水和"孤舟"的画面,立刻营造出送别的氛围。诗人像我们现代人送朋友去车站一样,看着朋友坐船远去,心里开始计算"这船要开多久啊",越想越觉得惆怅。最妙的是用"海水倒影都不稳定,浮萍到处飘"来比喻人生聚散无常,明明不是千里远行,但一想到朋友要长期在外,心里就空落落的。

2. 想联系又联系不上的焦急 诗人想采芙蓉花(古代常用来表达思念)寄给朋友,却苦于没有快递公司("无轻邮"),这种体验就像我们现在想给远方的朋友寄特产却发现邮费太贵。回忆起过去一起弹琴唱歌的快乐时光,对比现在隔着山丘般的距离,这种心理落差特别能引起共鸣。

3. 寄托思念的无奈 最后诗人想把思念写成信("缄素"),但傍晚的冷风飕飕吹着,就像我们编辑好微信却迟迟发不出去的心情。看着秋天飞过的大雁(古代信使的象征),更凸显了无法传递思念的无力感。全诗把"想联系又联系不上"的现代人共通体验,用古典意象表达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