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荷

僛僛翠袖舞寒塘,无复当时婉婉妆。
荡子游娃俱不到,倚风摇月自生香。

现代解析

《晚荷》是一首描写荷花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在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象。

首句“僛僛翠袖舞寒塘”,描绘了荷花在寒塘中摇曳生姿的情景。这里的“僛僛”形容荷花轻盈地摆动,仿佛是在跳舞一般。而“翠袖”则用来形容荷花的颜色,翠绿如袖,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同时,“舞寒塘”也暗示了荷花在寒冷的夜晚中依然保持着生机勃勃的状态。

接下来一句“无复当时婉婉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这里的“婉婉”形容了过去荷花盛开时的美丽,而“无复当时”则表示现在已不再有那样的景象。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同时也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

第三句“荡子游娃俱不到”,描绘了荷花周围的环境。这里的“荡子”和“游娃”分别指的是荷花的叶子和花朵,它们都在静静地欣赏着荷花的美丽。然而,由于某种原因,这些叶子和花朵都未能到达荷花所在的池塘,只能远远地欣赏到它的美丽。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感叹荷花的珍贵和独特。

最后一句“倚风摇月自生香”,则是对荷花本身的赞美。这里的“倚风摇月”形容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与月亮对话。而“自生香”则强调了荷花自身散发的香气,这种香气不仅让人陶醉,更增添了荷花的神秘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荷花在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象。同时,诗人通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对比,表达了对荷花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