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欣赏书画的场景,充满文人趣味和艺术气息。
前两句"三韩玉叶展明蠲,诸老银钩卷碧鲜"说的是:珍贵的韩国玉版纸展开后光洁明亮,诸位前辈的书法墨迹在碧绿的纸卷上格外鲜明。这里用"玉叶"形容纸张名贵,"银钩"比喻书法笔力遒劲,展现了书画作品的精良品质。
后两句"幸自不逢文与可,一竿秋竹扫风烟"最有意思:幸好没有遇到文同(字与可,宋代画竹名家)这样的大师,否则这一竿秋竹画作就要在风烟中黯然失色了。这是诗人用幽默的方式夸赞画作精妙——表面上说"幸好没遇到真正的大师",实际上是在说"这幅画已经好到不能再好了"。
全诗通过描写珍贵的纸墨、精湛的书画,以及最后这个俏皮的反话,展现了文人之间那种高雅又风趣的交流方式。诗人没有直接说"这幅画真好",而是用"幸好没遇到更好的"来表达赞美,这种含蓄幽默的表达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特魅力。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